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东北振兴高端论坛”于11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西大学、安徽大学、辽宁社会科学院,以及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的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时期如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深入研讨。本次论坛由辽宁大学资深教授、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林木西主持。
吕萍副总经理代表共同主办单位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和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经验总结,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东北振兴的重要力量,相信此次高端论坛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同时为下一步研究成果的出版奠定良好基础。开幕式上,林木西教授与吕萍副总经理还向黄泰岩教授和宋冬林教授颁发了“‘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高峰论坛’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论坛主旨发言阶段,逄锦聚教授分别从1945年、1978年和2020年三个历史节点,分析了东北地区当时在亚洲、全国和当前地位的历史演进过程,回顾了东北昔日的辉煌和认清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困难,并从所有制、产业、市场和人才等方面进行剖析,同时指出应从深化公有制改革、激发经济活力,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布局和区域动力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上民生短板,加快开放合作、发展对外开放新高地,以及完善支持政策体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对策和建议。
黄泰岩教授则从中国共产党百年与东北振兴、60年大趋势、大周期的角度,分析了东北振兴融入大发展格局、国内外大市场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全球资源、产业和区位中的不可替代性,并指出东北在军工生产、助力实现2035年强军目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安全等方面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加快东北振兴发展步伐,应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在国际“区域一体化”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桂田教授在论坛上提出,在全国体制机制趋同的背景下,应从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发展视角,重新谋划东北未来的发展。“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发展需要重新梳理、构建“双循环”的产业格局,如制造业应从过去主要依赖资源、地理位置条件,转向互补、竞争格局下的产业发展,同时实现产业协同发展,首先是加强“内循环”,由区域内的良性循环转向以国内为主的大循环,进一步向国际大循环延伸,为此必须加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宋冬林教授结合前一段对吉林省的调研发现,与2003年东北振兴初期相比,十多年来东北的所有制结构、支柱企业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占比已明显下降,一些央企的研发中心开始外移。因此,东北振兴已不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组,而是经济创造力的再造;不再是继续发展旧经济,而是发展新的经济形态;不再是固守传统的产业结构,而是要发展新生产力新业态新生产方式;不再是简单地提优惠政策,而是要加快建立开放性、包容性的新制度和新规则。
龚六堂教授认为,“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根据东北地区的GDP、产业、人口、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等大量数据,未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一是产业优势,走军民融合的道路;二是现代农业、林业优势;三是营商环境的优势;四是实现新的人口政策和引育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集聚,如像深圳那样对高端人才实行15%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五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努力建设东北地区科创中心;六是深化与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但不能简单地比照东、西、中部的某些做法,而是要走出一条区域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陈诗一教授则以“后疫情时期经济形势分析与新时代东北振兴”为题,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中国经济、东北经济如何转型发展两个方面,结合东北三省近十年的经济数据、外贸依存度等资料,提出东北地区要以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人才吸引计划、产业链提升计划,立足国内庞大的多元市场,利用亚洲区域贸易优势,推动亚洲自贸区建设,实现经济根本转型发展,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
张培丽副教授则认为,东北地区目前存在的一些劣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转变成为新的优势:一是市场优势,一方面要立足区域、全国市场,另一方面可利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落户沈阳之机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国企优势,虽然占比下降,但可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另辟蹊径;三是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如发展数字经济;四是资源优势,如发展冰雪产业、工业旅游,同时在促进居民消费升级、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林木西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指出,目前东北、辽宁振兴进入了新阶段,为实现“十四五”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呼吁专家学者们认真总结党领导经济工作特别是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经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多轮驱动”“和弦共振”,促进东北地区的转型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
闭幕式上,李洪波社长代表出版社对各位专家线上线下出席论坛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期待各位专家优秀的研究成果能够尽早在出版社结集出版,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经验分享。